题目内容
(题文)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偏右一点,此时应( )
A. 增加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B.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重新平衡
C. 向左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D.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重新平衡
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cm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kg/m3,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_。
(3)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④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________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 ;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 ;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4)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________
(5)小组的同学经过多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6)如果在如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__ 像.
(7)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如图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如图中的________ (填序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奔月”的梦想
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甲所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球;12月15日凌晨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实现了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
(1)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重力________ 它在地球表面的重力;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质量________ 它在地球表面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探测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________ ,不能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来使其速度减小.
(3)无线电波传播速度是 ________ m/s,探测器将获得的月球信息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约需要 ________ 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图丙为“嫦娥三号”绕月飞行的轨道示意图,其中“嫦娥三号”的月球动能最大的位置是________ (选填“近月点”或“远月点”).
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无关;若塑料瓶随“神舟九号”飞船登上月球,其质量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某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4×10-3m3.(g取10N/kg)求:
(1)该物体重;
(2)该物体的密度;
(3)将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4)松手后,该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最后静止时所受浮力是多少?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 一块体积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__ g,水的体积是________ cm3 .
“模拟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以真实的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为原型,创造出和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环境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 ________ (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在在蒸发容器中放入_______ (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锥形瓶口内有 ________ 出现,其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 在蒸发容器的底部出现了水滴这就形成了“雨”.
(3)人们把善于传热(或传热本领大)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例如金属就是热的良导体;人们把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你认为如图中的蒸发容器用 ________ 容器为好(选填“金属”或“玻璃”).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
A. 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 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C. 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