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小明同学在参加今年物理实验考査时,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物体长度为________cm.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__g/cm3;然后将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质量相等的A、B两球浸没在装有等量水的同样的两只烧杯里,则烧杯中水位较高的是浸没________(选填“A球”或“B球”)的杯子。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如图 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上。
(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B. 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 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D.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成的是放大的像
如图所示的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测量时如果像图中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12.35cm B. 12.34cm C. 12.50cm D. 12.36cm
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提出以下几种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用小锤轻轻敲打音叉使其发声,并让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划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
E.用小锤使劲敲打音叉使其发出较大的声音,并让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较高的水花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2)________和________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就越大。
(3)A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16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