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得的图象,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
A. 小于一倍焦距 B. 大于两倍焦距
C. 等于两倍焦距 D.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C.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D. 蜡烛在墙上呈的像是虚像
电工用如图方法检验家庭电路是否有短路情况.先在进户线的干路上串联一个标有“220V40W”的白炽灯L1, 然后闭合总开关,若发现L1正常发光,则说明家庭电路________ (“有”、“没有”)短路情况,此时用测电笔接触A点,氖管________ (“会”、“不会”)发光.
作出图中所缺的光线。
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作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现用焦距为1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B. 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C. 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D. 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搭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如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地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送入工作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其定位精度10m,测速精度0.2m/s,授时精度10n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5颗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为东经58.75°、80°、110.5°、140°、160°,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60×104km;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2.15×104km.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________ 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 ________ 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3)卫星发射过程可简化为点火加速、离开大气层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上升和调整姿态三个阶段.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点火发射时,相对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是_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4)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的动能将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卫星的重力势能将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卫星的机械能将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若从地面向静止轨道卫星发送电磁波信号,至少需要________ s可返回地面.
光导纤维的主要用途是用来传递信息,进行通讯。把要传输的信息变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如图所示,那么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是:
A.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 B.沿着光纤的外壁多次折射传播
C.沿着光纤的内壁多次反射传播 D.沿着光纤螺旋式的曲线传播
小红想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她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值未知但恒定不变)、三个开关、已调零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为的定值电阻,一个符合要求的滑动变器和导线若干.下图是小红连接的部分电路.
(1)请你帮小红添加两条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______)
(2)请将以下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a.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处,按电路图连好电路;
b.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滑动变阻器至合适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示数为并记录.
c.保持滑动变阻器值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电压表示数为并记录;
(3)利用、和表示待测电阻的阴值: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