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答: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
(4)若点燃竖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是什么?答:
分析:(1)根据玻璃板是透明的,不仅可以反射光,还可以观察到另一侧的像特点,所以使用玻璃板比用平面镜实验效果好;
(2)分别比较两次实验的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即可得出结论;
(3)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
(4)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2)分别比较两次实验的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即可得出结论;
(3)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
(4)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解答: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
(2)能,因为第一次实验的物距是5.8cm和像距也是5.8cm,第二次实验的物距是10.3cm像距也是10.3cm,而且由图中可知: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可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4)无论如何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说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时,像也不和桌面垂直,所以不会重合.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能,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A、B所成的像A′、B′到镜面的距离分别等于物体A、B到镜面的距离.
(3)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都成像.
(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2)能,因为第一次实验的物距是5.8cm和像距也是5.8cm,第二次实验的物距是10.3cm像距也是10.3cm,而且由图中可知: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可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4)无论如何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说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时,像也不和桌面垂直,所以不会重合.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能,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A、B所成的像A′、B′到镜面的距离分别等于物体A、B到镜面的距离.
(3)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都成像.
(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