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说明 , 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 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探究与的关系.
(2)如图乙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该实验中用到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
【答案】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放大音叉微小的振动;转换法;响度;振幅
(2)快;高;频率;控制变量法
【解析】解:(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当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越大,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因此这个实验还可以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所以答案是:(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放大音叉微小的振动;转换法;响度;振幅;(2)快;高;频率;控制变量法.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掌握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以及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理解,了解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