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欣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准备以下器材: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20Ω 1A)、五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25Ω)、开关、导线若干。根据如图的电路图进行实验

1)导线连接之前,开关S应该_________(选填断开闭合);

2)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小欣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0.51

1.01

1.51

2.01

2.51

电流I/A

0.1

0.2

0.3

0.4

0.5

梁老师看到小欣的数据后说小欣的实验操作中存在问题,并且其中有一组数据是错误的。小欣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请你帮他分析出错的是第_________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去掉出错的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

4)接着小欣又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只更换定值电阻,其余连接均不变。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电路中接入阻值为的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得电压表示数为U0=2V,记录电流表示数;

②断开开关,用10Ω的定值电阻替换的定值电阻再闭合开关,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_________(选填调大调小)直到电压表示数为U0,再记录电流表示数;

③断开开关,用15Ω的定值电阻替换10Ω的定值电阻再闭合开关,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不能调为U0

为完成五次探究,小欣设计了如下三个调整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

A.如果只调整电压表的示数,则应控制电压表示数U0的范围为2.5V~3V;

B.如果只更换滑动变阻器,则更换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不小于25Ω,最大电流不小于0.4A;

C.如果只更换电源,则更换的电源电压范围是2V-3.6V。

【答案】断开 电阻R断路 编造数据 1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大于0.1A 增大 B

【解析】

(1)[1]为保护电路,连接导线时,开关S应该断开;

(2)[2]由于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明显偏转,说明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即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即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R断路;

(3)[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由表中数据,由欧姆定律知道,电阻是:

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Ω,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知道,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是:

所以,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编造数据;

[4][5]由以上分析知道,出错的是第1次,原因是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大于0.1A

[6]去掉出错的实验数据知道,电压与电流之比为一定值,所以,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7]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

①在电路中接入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图丙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示数为1VU0 =2V,记录电流表示数;

②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知道,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道,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直到电压表示数为U0,再记录电流表示数;

[8] A.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知道:

由此可知,当电源电压U、定值电阻的电压UV 一定时,变阻器的电阻随定值电阻的增大而增大;当电阻为R5 =25Ω时,所需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为R滑大 =20Ω,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知道,总电阻是:

R=R5 +R滑大5 =25Ω+20Ω=45Ω,

此时电流中的电流是:

由欧姆定律,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U =IR5 =0.1A×25Ω=2.5V

即为应控制ab间的最小电压为2.5V,最大电压不超过3V,故A可行,不符合题意;

B.电源电压为4.5V,电阻两端电压为2V,滑动变阻器分压为2.5V,变阻器的电压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1.25倍,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的电阻为定值电阻的1.25倍,故则更换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不小于

25Ω×1.25=31.25Ω,

B不可行,符合题意;

C.当变阻器全部电阻20Ω连入电路时,此时对应的定值电阻应最大为25Ω,电源电压最大,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的电压是:

所以最大电源电压为2V+1.6V=3.6V,最小为2V,更换的电源电压范围是2V3.6VC可行,不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焦耳等科学家运用多种方法、不同实验,测出做功(W)和做功产生的热(Q)两者之间的比值关系。其中最经典的是1847年焦耳设计的桨叶轮实验。如图甲,在一个装满水的绝热桶里放入铜制的翼轮,多次用下落的重物带动翼轮上的叶片转动,转动的叶片与水摩擦,产生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焦耳通过测量所挂重物的重力和重物下落的距离,计算出重物的重力做的功,即翼轮克服水的摩擦所做的功(W);测量绝热桶中水升高的温度,从而计算出水吸收的热(Q)。

(1)焦耳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

(2)小柯利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双层真空平底圆柱体保温杯、水等器材,粗略测量做功和做功产生的热之间的比值关系。具体方案是:

①用刻度尺测量空保温杯内部高度,记为h

②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记为m,水的比热容,记为c,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记为t1

③将水倒入保温杯中,测量杯中水的高度,记为h水.计算出hh,这也就是杯中水下落的_____

④在保温杯盖子上安装一支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连接处密闭绝热),盖紧保温杯,如图乙。

⑤将保温杯慢慢上、下翻转多次(n次),计算出水的重力所做的功(W)。

⑥测出杯中水的温度,记为t2,计算出水吸收的热(Q)。

⑦根据⑤、⑥数据,得出WQ两者的比值关系。

(3)用方案中测得的数据得到的WQ两者比值的关系式是_____。(用相关的符号表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