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北京一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它的传播需要考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离开了传声的介质声音就不传播了,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3)响度反映的是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A、当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时,可以感觉到有震动,所以此实验是想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符合题意.
B、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不合题意.
C、“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是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不合题意.
D、禁止鸣笛即从声源出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符合题意.
故选AD.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响度以及减小噪声的方法,是一道声学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