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 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置。打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像。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m 刻度处,用时1s,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和对应时间 t 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数据作为对应时间的平方。
s/m | 0 | 0.05 | 0.20 | 0.45 | 0.80 |
t/s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t2/s2 | 0 | 0.25 | 1.00 | 2.25 | 4.00 |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运动的 s-t2 图像。
(_____)
②经分析可得,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 s 与时间的平方 t2 的关系式是______。
(3)小车在斜面上受______个力的作用,处于______(平衡、非平衡)状态。
【答案】0.20 s=0.2t2 3 非平衡
【解析】
(1)由题可知,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m刻度处,用时1s,
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v===0.2m/s;
(2)①根据表中数据,利用描点法在坐标纸上做出小车运动的st2图象,如下图所示:
②由上面的st2图象可知,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的平方t2成正比,设s与t2的关系式为s=kt2;
将第二次的数据代入s=kt2,即0.05=k×0.25,解得k=,
故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的平方t2的关系式应为s=t2;
(3)小车在斜面上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合力不为0,小车处于非平衡状态。
【题目】图甲是我国选手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使干摩擦变湿摩擦;这样就能减少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1)为探究刷冰长度的影响因素,小明和同学用图乙装置寻找模拟刷冰区域的材料,他们将木块分别放在长木板、绸布、棉布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做水平__运动,发现测力计示数关系是F棉>F木>F绸,若用木板模拟来刷冰区域,则应选_______模拟刷冰区域。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__ N。
(3)他们用图丙装置,将长为l的所选材料M平铺在木板上,让木块从斜面上滑下,经过M后停在木板上的固定位置P,木块运动到位置P,所需材料M的长度l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木块由静止滑下时的高度h有关;
猜想2:与M左端到斜面底端的距离x有关.
①验证猜想1时,保持x不变,将木块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改变l,使木块最终都停在位置P,数据记录如下: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释放的高度h/m | 0.10 | 0.14 | 0.18 | 0.20 | 0.22 | 0.26 |
M的长度l/m | 2.00 | 1.60 | 1.20 | 0.86 | 0.80 | 0.40 |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l与h的关系是_________ .
②验证猜想2时,小明改变x,将木块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记录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正确操作,发现每次只将M前后移动时,木块都会经过M停在P位置,该现象说明猜想2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