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分子的运动越来越剧烈
B.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对物体做功,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D.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
A. 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B. 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C. 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 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面,有优美动听的,有令人烦躁的,在繁华的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是测定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月亮,闪闪发光的红宝石,太阳,点燃的蜡烛,其中属于光源的是
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C.光速和声速一样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 “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 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 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 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A. B. C. D.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钩码重力不等,释放后重钩码下降,轻钩码上升,然后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钩码,通过传动装置可实现:在钩码升降过程中,能使放在隔热容器水中的叶轮不停地转动。
(1)叶轮在不停地转动过程中,可以知道容器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_-,原因是叶轮通过______的方式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2)实验中钩码升降做功与水温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容器中水的质量为500 g,c水=4.2×103 J/(kg·℃)]
在钩码升降1次的过程中,容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J。
对比发现,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于对应的钩码升降所做的功。
(3)综合分析实验装置及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该实验中能量损失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