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甲所示,柱形储水箱的底面积为 400cm2,在其底部紧密嵌入一个压敏电阻 Rx(上表面与水接触并涂有绝缘漆,其阻值与储水箱水深 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x 所在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30V,A 为水位指示表(由量程为 0~0.6A 的电流表改成)。把重为 8N 的柱体 A 与重为 20N 的正方体 B 用细绳连接,放入水箱底部,B 未与 Rx 接触, A 的底面积为 200 cm2、高为 10 cm,B 的边长为 10 cm。向水 箱中缓慢注水,当 A、B 之间的绳子拉力为 4N 时停止注水,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4A 。求:
(1)电流表的示数为 0.24A 时,储水箱中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
(2)若继续向储水箱中加水直至 B 对水箱底部压力刚好为 0,此时水面上升的高度;
(3)在(2)问基础上,若再将 A 竖直向上提升 17cm,此时电流表的示数。(细绳的体积忽略不计且不会 被拉断)
【答案】(1)2400Pa;(2)3cm;(3)0.2A
【解析】
(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是0.24A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是
从图乙可以看到,储水箱中水的深度是,储水箱中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是
(2)当A、B之间的绳子拉力是4N时,柱体A受到的浮力
由可得,柱体A排开水的体积
此时柱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
继续向水箱加水,直至B对水箱底压力刚好为零时,A和B整体漂浮,此时整体排开水的体积是
此时柱体A排开水的体积是
此时柱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是
则水面上升的高度
(3)绳子拉力是4N时,水箱内水的深度是,柱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则绳子的长度
B对水箱底部压力刚好为零时,水箱内水的深度
把A竖直向上提升9cm时,水下降的高度是
这时水面下绳子的长度
绳子再向上提升3.5cm时,容器内水面的深度不变,此时A提升的高度为
B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把A竖直向上提升17cm相当于此时提升B的高度
假设B排开水引起水面下降的高度为,则有
解得,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
由图像可知,这时压敏电阻的阻值,电流表的示数是
答:(1)电流表的示数为 0.24A 时,储水箱中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是2400Pa;(2)若继续向储水箱中加水直至 B 对水箱底部压力刚好为 0,此时水面上升的高度是3cm;(3)若再将 A 竖直向上提升 17cm,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
【题目】用伏安法测量标有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的实验时,实物图如图甲所示。
(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______)
(2)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
(3)故障排除闭合开关后,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电压U/V | 1 | 2 | 3 |
电流I/A | 0.1 | 0.2 | 0.3 |
(4)接着将图甲中灯泡取下,换成定值电阻R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到如表所示数据。实验过程中,当R两端电压为1V时,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电阻为R1,当R两端电压为2V时,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电阻为R2.则R_____2R2(选填“>”或“<”或“=”)。
【题目】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做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下一步的操作应该将图甲右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在实验中便于__________。
(2)小明同学根据图乙的操作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
次数 | ||||
1 | 1 | 8 | 2 | 4 |
2 | 2 | 3 | 1 | 6 |
3 | 4 | 3 | 3 | 4 |
(3)保持图乙中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在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弹簧测力计从点向支点移动过程中(未到点),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大致可以反映拉力的大小随它的力臂变化的关系的是:_________。
A. B. C. D.
(4)如丙图所示,另一小组的小红在实验中将弹簧测力计的拉环挂在杠杆右端,用力向下拉挂钩,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进行多次实验发现都不能满足杠杆平衡条件,原因是_________。
【题目】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车次 | 萍乡北开 | 南昌西到 | 运行距离 |
G1346 | |||
G1692 | |||
G1482 |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乘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