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郑能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玻璃板中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
(1)为了探索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他拿出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则蜡烛B(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 , 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
(2)郑能同学还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时,镜中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为m.
【答案】
(1)不需要;与A的像完全重合
(2)4.6.
【解析】(1)将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不需要点燃,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2)如图所示,大括号所指示部分为所求距离:
视力表与镜距离为2.5m,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2.5m,即视力表与它的像的距离为2.5m+2.5m=5m,
又由于人在视力表前0.4m,所以人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0.4m=4.6m,
即人离视力表的像距离为4.6m.
所以答案是:(1)不需要;与A的像完全重合;(2)4.6.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即可以解答此题.
【题目】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一、二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组.
(2)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前/时)出现的情景.
(3)当温度接近90℃时,三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可以判断第min记录的数据有误,但得知水的沸点是℃.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85 | 87 | 89 | 88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4)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升高/降低/不变).若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升高/不变/降低).
(5)图丁是三、四两小组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的a、b两种不同图象,由图象可知(a/b)液体先沸腾,其原因可能是水的(初温/体积/沸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