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常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进行观察。在此探究活动中:
(1)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_____。
(2)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_____大小关系。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将_____(选填“有”“没有”)蜡烛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_____(选填“实”“虚”)像。
(6)在探究的过程中,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是有必要的?_____
A.保持A、B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寻找蜡烛像的位置。
【答案】像的位置 物 A 玻璃板和桌面不垂直 没有 虚 B
【解析】
(1)[1]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既能透光也能反光,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3]因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形成的,故眼睛应从蜡烛A一侧观察蜡烛的像。
(4)[4]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5)[5][6]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光屏上没有蜡烛的像。
(6)[7]在探究的过程中,为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故选B。
【题目】(1)如图甲所示,小明把一个薄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用来探宂“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15° | 15° |
2 | 30° | 30° |
3 | 45° | 45° |
①在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实验时,小明点燃錯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首到看到_____时为止,记下蜡烛B的位置,测量出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都是10cm,于是她得出: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小红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不足之处,并指出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红找来一个平面镜代替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平面镜与白纸之间紧密接触,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法线ON,用激光笔沿着白纸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
①小红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数据见表格。你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②最后,小红又让入射光线沿着BO入射到0点,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