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2)如图2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3所示,按(1)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4)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
(5)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烛焰所成的像偏下,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1/13/f8a00190.png)
(1)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
15
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光屏的中央
.(2)如图2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c
c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幻灯机或投影仪
幻灯机或投影仪
上.放在a
a
点可以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放在d点时,光屏上不能
不能
(能/不能)接受到像,此时成的是正立
正立
、放大的
放大的
、虚
虚
像,要想看到这个像,眼睛应从图2中甲
甲
的箭头方向看,生活中的放大镜
放大镜
镜就是应用了该规律.(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3所示,按(1)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4)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
小
小
(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
远离
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倒立
倒立
的(填“倒立”或“正立”).如果没有移动光屏使像清晰,则会影响像距
像距
的测量.(5)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烛焰所成的像偏下,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向
下
下
(选填“上”或“下”)调节蜡烛的位置,或向上
上
(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的位置.![](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1/13/f8a00190.png)
分析:(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
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3)光屏上不能成像的原因,可能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不能成像,或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不能成实像.
(4)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知道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成的像也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
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测量像距时,要等到光屏上的像清晰才可以测量,否则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5)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根据这个规律判断蜡烛或凸透镜移动的位置.
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3)光屏上不能成像的原因,可能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不能成像,或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不能成实像.
(4)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知道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成的像也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
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测量像距时,要等到光屏上的像清晰才可以测量,否则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5)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根据这个规律判断蜡烛或凸透镜移动的位置.
解答:解:(1)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光斑便为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
所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f=60cm-45cm=15cm.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蜡烛放在c点,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或投影仪.
当蜡烛放在a点,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放在d点时,此时u<f,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能接受到这个虚像;
此时物像同侧,要想看到这个像,眼睛应从图2中甲的箭头方向看,生活中的放大镜镜就是应用了该规律.
(3)光屏上不能成像的原因,可能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不能成像,或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不能成实像.
(4)蜡烛离透镜越远即物距越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成的像越小.
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会变大,物距也会变大,因此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如果没有移动光屏使像清晰,则会影响像距的测量.
(5)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如图,像成在光屏的下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可以让蜡烛向下移动,或凸透镜向上移动,或光屏向下移动.
故答案为:(1)15;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
(2)c;幻灯机或投影仪;a;不能;正立;放大的;虚;甲;放大镜;
(3)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4)小;远离;倒立;像距;
(5)下;上.
所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f=60cm-45cm=15cm.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蜡烛放在c点,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或投影仪.
当蜡烛放在a点,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放在d点时,此时u<f,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能接受到这个虚像;
此时物像同侧,要想看到这个像,眼睛应从图2中甲的箭头方向看,生活中的放大镜镜就是应用了该规律.
(3)光屏上不能成像的原因,可能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不能成像,或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不能成实像.
(4)蜡烛离透镜越远即物距越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成的像越小.
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会变大,物距也会变大,因此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如果没有移动光屏使像清晰,则会影响像距的测量.
(5)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如图,像成在光屏的下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可以让蜡烛向下移动,或凸透镜向上移动,或光屏向下移动.
故答案为:(1)15;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
(2)c;幻灯机或投影仪;a;不能;正立;放大的;虚;甲;放大镜;
(3)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4)小;远离;倒立;像距;
(5)下;上.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的关系、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同时还考查了实像的概念,知道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在平时学习中要善于总结规律.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