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处于_______状态;实验中通过改变___________ 的方法, 获得多组实验数据,进而归纳得出实验结论。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 获得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答案】断开 导体两端的电压 R= 减小误差
【解析】
[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电键必须断开;
[2]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测量多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电流和电压的正比例关系;
[3][4]“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R=(或欧姆定律),实验中通过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测量多组数据,求出电阻的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题目】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以槽中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的下端贴一个比管口稍大的塑料薄片,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槽中,然后顺着管壁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缓缓注水,直至观察到薄片脱离管口下落。记录玻璃管的管口面积S、槽中液体密度ρ和玻璃管插入液体的深度h,测出注入管中水的质量m,运用公式p==,计算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改变深度h,重复实验。甲组同学还选用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薄片的重力、玻璃管的厚度忽略不计)
小组 | 槽中液体密度ρ(×103 kg/m3) | 实验序号 | 深度h(m) | 管口面积S(×10-4m2) | 质量m(×10-3kg) | 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Pa) |
甲 | 0.8 | 1 | 0.05 | 5 | 20 | 392 |
2 | 0.1 | 5 | 40 | 784 | ||
3 | 0.2 | 5 | 80 | 1568 | ||
4 | 0.2 | 10 | 160 | 1568 | ||
乙 | 1.0 | 5 | 0.05 | 5 | 25 | 490 |
6 | 0.1 | 5 | 50 | 980 | ||
7 | 0.2 | 5 | 100 | 1960 | ||
丙 | 1.2 | 8 | 0.05 | 5 | 30 | 588 |
9 | 0.1 | 5 | 60 | 1176 | ||
10 | 0.2 | 5 | 120 | 2352 |
(1)在此实验中,经分析得出,当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薄片处管外液体的压强________(选填“等于”或“小于”)管内水产生的压强。
(2)各组同学分析了本组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其中乙组同学由实验序号_____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甲组同学由实验序号3、4初步判断,玻璃管的粗细与本实验研究结论的获得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三组同学互动交流,分析实验序号1、5、8的数据,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p1、p5、p8)与密度(ρ甲、ρ乙、ρ丙)满足关系________,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数据,经运算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题目】小明和小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可能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排除故障后,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UAB/V | UBC/V | UAC/V |
2.0 | 2.0 | 4.0 |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两个实验结论:
①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_____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4)小明和小华对实验进行讨论,小华认为结论②是错误的,造成结论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另外,小明的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另一个不足之处是_____.
(5)两同学改进设计实验方案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他们应先_____,拆除_____两端的导线后,再拆除其他导线并整理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