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近视镜镜片的边缘厚度与中间的厚度相比________ (选填“比较薄”、“比较厚”、“薄厚一样”)
电流的测量
(1)测量工具: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
正确使用电流表
①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②两个量程:量程为3A时,最小刻度值是0.1A;量程为0.6A时,最小刻度值是0.02A.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________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________,从“﹣”接线柱________.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使用注意事项
可归纳为:“两要”、“两不”、“两看清”.
①“两要”:电流表要串联到待测电路中,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②“两不”: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③“两看清”: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Ω和10Ω,把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接入电路,不可能获得的电阻值是
A. 30Ω B. 10Ω C. 20Ω D. 7.5Ω
地震前夕,在地球内部某处振动发声,这种“地震征兆”人耳不能察觉,而动物能够观察,那么这种振动的频率范围可能是
A. 小于每秒20次
B. 在每秒20次到每秒5000次之间
C. 在每秒5000次到每秒20000次之间
D. 大于每秒20000次
陈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②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________放置,该实验适宜在________(填“较黑暗”或“较明亮”)的环境中完成.
③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________,记下像与物的位置;此时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④移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重做实验,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并对此进行处理.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男女围成圆圈,绕着篝火,边歌边舞,如图所示.“篝火”_____(选择:“人造”、“天然”)光源,在篝火的照射下我们看到了周围的物体属于光的_____现象,透过篝火上方的空气观察到对面的景物在“摇晃”这是光的____ 导致的.
250度的镜片的焦距为( )
A.2.5m B.250cm C. 4m D.40cm
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立(选填“正”、“倒”),放大的________像(选填“虚”、“实”).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________些(选填“远”、“近”).
一支蜡烛位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这支蜡烛可能距离透镜
A. 10cm
B. 15cm
C. 20cm
D. 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