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将发声的音叉轻轻接触细线悬吊的轻质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以下几个实验中所用研究方法与其相同的是(   )

A.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时比较物体发声与不发声的区别 
B.通过扬声器前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C.研究材料隔声性能时用同一声源,并在声源周围包上厚度相同的材料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B

解析试题分析:实验中运用了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转换法。转换法是指“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的方法。如音叉振动的幅度较小,无法直接观察到,而将发声的音叉轻轻接触细线悬吊的轻质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很容易观察到。B选项中声音的能量是看不出来的,而火焰的的晃动证明了声音具有能量,通过类比可知B选项正确。
考点:转换法,类比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选填“超声”或“次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   Hz.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    (上 / 下)拐弯。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   (上 / 下)拐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