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_____)
小明同学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请你在图中画出橡皮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如图,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文字到透镜的距离( )
A. 等于12cm B. 大于6cm小于12cm
C. 小于6cm D. 大于12cm
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
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光具座等器材.
(1)小华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调整平行光源,使它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A的焦距为______cm;
(2)小华用蜡烛替换掉平行光源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将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调到____;
(3)保持凸透镜A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可说明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______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
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由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更精细的结构。
能比较方便地用来表示银河系大小的长度单位是( )
A. 光年 B. m C. nm D. km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____,方向______,并且在______,则这两个力彼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