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之比是5:1,质量之比是1:2,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2,则水和干泥土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 5:3 B. 3:5 C. 15:4 D. 15:1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在通电的电线上晾晒衣服
B. 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
C. 用湿布擦拭通电的电视机
D. 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0.5m3的冰块完全融化为水后,体积变为0.45m3,则冰块的质量是_______kg,冰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如图是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现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出了相同的热量后,将其混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热量由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__.
下面说法中,最能说明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
A. 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
B. 把一壶水烧开比将其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
C. 质量不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
D. 质量相等的水和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__(填“有关”或“无关”);一桶水的比热容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杯水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块温度的变化__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相等”)铝块温度的变化;在受太阳光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_________ (填“慢”或“快”).
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
(2)实验时,取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物与像________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豹子的倒影
B. 皮影戏
C. 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
D. 放大镜下的头像
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g/cm3;课桌的体积为______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