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版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______。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______,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
(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站的像,说明______。
(3)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小明通过观察,还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明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光路是可逆的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玻璃板有一定厚度,两个表面反射成像
【解析】
第一空.小明可以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
第二空.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此时在玻璃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样做是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第三空.小明让光线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第四空.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垂直于桌面,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第五空.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第六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被光屏承接。
第七空.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且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即蜡烛的像有重影。
【题目】物理实验兴趣小组间开展竞赛活动,甲组出题乙组用实验的方法解答。甲组用布帘将一个滑轮组遮蔽(如图),乙组同学通过测量:滑轮组下方所挂重物重力为G,重物被匀速提升的高度为H,乙组同学施加在滑轮组绕绳的自由端的拉力为F,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h;通过3组实验(数据见下表)乙组同学探究出“布帘背后的秘密”。
实验次数 | 1 | 2 | 3 |
G/N | 5.0 | 8.0 | 11.0 |
F/N | 2.0 | 3.0 | 4.1 |
H/cm | 10.0 | 15.0 | 20.0 |
h/cm | 30.1 | 45.1 | 60.2 |
假设你是乙组成员请判断:动滑轮实际被使用的个数是_____(选填“一个”或“两个”);滑轮组中所有动滑轮(及动滑轮间的连接物)总重力约为_____(选填“1N”、“2N”或“3N”);当提升重物重力为G=4.0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接近_____(选填“80%”、“33%”或“25%”);乙组同学发现实验数据不像“理想模型”那样完美,请你提出一条产生误差的原因:_____。
【题目】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木板、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木块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斜面倾斜程度 | 木块重力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度s/m | 机械效率 |
1 | 较缓 | 3 | 0.2 | 1.6 | 1 | 37.5% |
2 | 较陡 | 3 | 0.3 | 1.8 | 1 | |
3 | 最陡 | 3 | 0.4 | 2.0 | 1 | 60% |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要求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拉着木块在斜面上做______运动,该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_______N。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
(4)试列举出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一个实例: 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