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20 cm
B.
15 cm
C.
10 cm
D.
5 cm
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逐渐向水里加入食盐,慢慢搅拌使其溶解.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请你根据现象提一个问题:________.
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是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声音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减少噪声的惟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远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
照相机照相时,底片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③提出一个猜想:蜜蜂的发声部位________.
(4)从实验③和④可得出的结论是:蜜蜂是靠________发声.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分别表示这个循环系统中的两个变化,图甲是在热水上方放置了一个装有冰块的容器,它可以模仿________(选填“雨”、“雪”或“冰”)的形成过程;图乙是在锥形瓶中放入少量碘粒,再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一根棉线,通过对碘微微加热来模仿________(选填“雨”、“雪”或“冰”)的形成过程.
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