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8·怀化)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甲和乙所示,两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连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1)在图甲中,通过两电热丝的电流____;该实验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____的关系.
(2)图乙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的关系.
(3)在该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____来比较各容器中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的.
(4)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首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成正比,跟____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其表达式为____.
【答案】相等电阻电流大小高度差电阻通电时间Q=I2Rt
【解析】
(1)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
(2)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时,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
(3)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4)根据焦耳定律内容分析。
解答:(1)在图甲中,将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它们的电流I与通电时间t相同;故该实验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
(2)在图乙中,电阻和通电时间时相同的,而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同,故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店里关系。
(3)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4)英国物用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最先精确的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其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 (1). 相等 (2). 电阻 (3). 电流 (4). 高度差 (5). 电阻 (6). 通电时间 (7).
【题目】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正确结果应为________cm。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拉力(钩码总重)F/N | 0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伸长量ΔL/cm | 0 | 0.40 | 0.80 | 1.70 | 1.60 | 2.00 | 2.40 |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______)
(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
答: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