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他先用如图所示(a)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_____。
(2)接着他又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特点”,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如图(b)他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实验要选取_____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最后他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c)所示,首先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4)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如图(d)所示的凸透镜不动,蜡烛从图(d)所示的20cm位置移至光具座35cm位置后固定,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是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
【答案】探究反射光线是否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较暗 确定像的位置 完全相同 不变 10.0 倒立 放大 投影仪
【解析】
(1)可折转的光屏,说明可以使光屏位于两个平面内,而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由此可知: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探究反射光线是否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发光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的像越清晰,所以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则蜡烛像的大小不变。
(3)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40.0cm﹣30.0cm=10.0cm;
(4)蜡烛从图(d)所示的20cm位置移至光具座35cm位置后固定时,此时物距为50cm﹣35cm=15cm,蜡烛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题目】如图所示,某同学把质量分别是100g、200g、300g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所受重力,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记录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比值是_____。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______。图中的弹簧都具有_______能。
质量m(kg) | 重力G(N) |
0.10 | 0.98 |
0.20 | 1.96 |
0.30 | 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