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实验探究过程中应使蜡烛B放在与蜡烛A (选填“同侧”或“异侧”)的位置.
(2)该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小明发现用光屏去承接B点的像,像怎么也无法成在光屏上,这一实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4)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从A处看,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似的,此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点燃的蜡烛A的像的位置.测得此时蜡烛A、B到镜面的距离均是10cm.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 .
(5)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答案】(1)异侧;
(2)大小;
(3)虚;
(4)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
【解析】解:(1)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所以为了能够比较像物的大小,应使蜡烛B处在与蜡烛A异侧.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该同学发现用光屏去承接蜡烛在B点的像,像怎么也无法成在光屏上,从而验证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测得此时蜡烛A、B到镜面的距离均是10cm;由此可初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
故答案为:(1)异侧;(2)大小;(3)虚;(4)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
【题目】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小灯泡L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1Α”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正确连接完整。要求:闭合开关S前,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左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将电压表分别正确并 联在AB、AC、AD两端,发现UAB=UAC=0,UAD>0。请判断,发生故障的是______断路 (选填:AB、BC或CD)。
(3)故障排除后,小明通过实验测得如表所示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实验次数 | 电压表示数U/V | 电流表示数I/A |
1 | 2.0 | 0.17 |
2 | 2.5 | 0.20 |
3 | 3.0 | 0.22 |
(4)小明又取了一个规格、型号完全相同的旧灯泡进行实验,发现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灯泡亮度明显偏暗,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这只灯泡的玻璃内壁变黑,灯丝变细,消耗的实际功率变 的缘故(选填“大”或“小”)。
(5)小王通过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比较出“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一半时的电功率P1”和“实际电流是额定电流一半时的电功率P2”的大小,则P1 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小明将灯泡换成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他接着进行正确的操作,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为读取正确的电流值,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选填“左”、“右”),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停止调节,读出电流表示数。按照小明的实验设计,为了能完成实验,所选定值电阻的最大值为_____Ω。
【题目】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 0° | 15° | 30° | 45° | 60° |
反射角β | 0° | 15° | 30° | 45° | 60° |
折射角γ | 0° | 11.3° | 22.1° | 35.4° | 40.9° |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