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 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C 【解析】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故选C。空气污染指数(API﹣Air Pollution Index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便于直观表征空气质量状况和空气污染的程度.我市某兴趣小组为了检测空气质量指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检测电路,R为气敏电阻,其电阻的倒数与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己知电源电压12V保持不变.R0=5Ω,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那么,2 min内R0消耗的电能是_____J;此时空气质量指数是_______。
384 25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1)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通过电阻R0的电流:I0= =0.8A所以2min内R0消耗的电能:W0=U0I0t=4V×0.8A×120s=384J;(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UR=U?U0=12V?4V=8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R的阻值:R==10Ω,则=0.1Ω?...2014年5月,一架太原飞往厦门的飞机在高空疑遭遇“鸟击”,机头被撞凹受损。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鸟只是施力物体
B. 小鸟撞飞机的力大于飞机撞小鸟的力
C. 机头被撞凹受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小鸟撞飞机的力和飞机撞小鸟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解析】试题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 A、小鸟和飞机相撞,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鸟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该选项...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下面四幅图中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_______。
(2)如图A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
(3)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__(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________(选填“变高”或“变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时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音调 空气 钢尺 响度 变低 钢尺振动太慢了,频率小于20Hz,发出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解析】(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D、改变...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_________s.
1cm 31.0 195.4 【解析】(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4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7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 (2)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没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15.4s,因此停表读数为. 故答案为: (1). 1cm (2).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B 【解析】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的实验前,发现杠杆的左端下沉,则应向__________调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__________,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当在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处挂_________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点,如图乙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若在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则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
右 便于测量力臂 小于 【解析】(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便于测量力臂; (2)因为表格中第2次实验F1L1=1×0.02=0.02,而F2L2=0.5×0.01=0.005,所以F1L1≠F2L2,故第2次实验数据有误;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可能不变 D.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解析】A、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不一定越多,还要看物体的温度变化、比热容等,故A错误;B、不同的物体内能大小无法比较,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C、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都是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