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
B.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10s
C.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1.2m/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mm
【答案】C
【解析】解: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于20cm,接近30c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课桌的高度在1m左右,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不到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2m/s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7.5cm=175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考点精析】利用长度的估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注意误差概念: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 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题目】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物距u/cm | 实验序号 | 焦距f/cm | 像距v/cm |
10 | 1 | 2 | 2.5 |
2 | 5 | 10 | |
3 | 8 | 40 |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