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小明同学用图甲、乙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水的体积记为V1 . (2)将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至V2 . (3)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木块浸没于水中,液面上升至V3 . 请写出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木块的质量m= , 木块的体积V= , 木块密度ρ=(已知水的密度ρ).

【答案】ρ(V2﹣V1);V3﹣V1
【解析】解:由图乙可知,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F=G=mg,
由甲乙可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V2﹣V1
由ρ= 和G=mg可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G=mg=ρVg=ρ(V2﹣V1)g,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G , 即mg=ρ(V2﹣V1)g,
则木块的质量:
m=ρ(V2﹣V1),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甲丙可知,木块的体积:
V=V3﹣V1
木块的密度:
ρ= = .所以答案是:ρ(V2﹣V1);V3﹣V1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 F= Ggv),还要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F浮>G 时上浮,F浮 = G 时悬浮,F浮 <G 时下沉.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举例:(1)轮船(2)潜水艇(3)气球(4)飞艇、热气(5)密度计(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到下刻度变大,刻度不均匀,且刻度无单位.))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问题:

(1)通常同一物体,人由远及近看会觉得它变得清楚且大些,这是因为人看物体的 变大.

(2)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cm处最为合适.

(3)当物体在很远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