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________,它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它用________来承接像.
小明想拍一张雨后晴空的照片,小华建议他加一块滤色镜,小明应选择
A. 红滤色镜 B. 蓝滤色镜 C. 黄滤色镜 D. 绿滤色镜
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___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
A.2cm B.7cm C.9cm D.10crn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_(左/右)移.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如图甲和乙是八(1)班全体同学在食堂前面拍的合影,则从图甲到图乙,拍照者应该
A. 远离同学们,同时镜头向后缩
B. 远离同学们,同时镜头向前伸
C. 靠近同学们,同时镜头向后缩
D. 靠近同学们,同时镜头向前伸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_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显微镜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该物质是一种___________。
(2)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固液共存的时间为:_____分钟。
(3)图像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______过程,这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还是要不断______。
(4)CD段该物质为______态,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会______.
关于质量和密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B. 4kg 铁比4kg 木块质量大
C. 一桶水比一杯水含的物质多,质量也大
D. 密度的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与质量和体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