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所得的线段与两

边对应成比例。

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

求证:

分析:要证,一般只要证BDDCABAC

BDABDCAC所在的三角形相似即可,现在点BDC

在一条直线上,△ABD与△ADC不相似,需要考虑用别的方法换比。在比例式

中,AC恰是BDDCAB的第四比例项,所以考虑过点CCE//AD,交

BA的延长线于点E,从而得到BDDCAB的第四比例项AE,这样,证明

就可以转化成证AEAC

证明:过点CCE//DABA的延长线于点E

1)在上述证明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定理?(写对两个定理即可)

2)在上述分析、证明过程中,主要利用到了下列三种数学思想中的哪一种?选出一

个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A. 数形结合思想       B. 转化思想        C. 分类讨论思想

3)用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解答问题。

如下图,已知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B5cmAC4cm

BC7cm,求BD的长。

 

答案:
解析:

1)平行线分线段定理、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

2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2分)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又使有识之士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交通工具

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蒂是难以描述的……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运动号”火车头由它的制造者——史蒂芬孙——驾驶带着列车走,火车头后面是六节装煤和面粉的车厢;在这六节后面的车厢里坐着铁路的经理和老板,后面又是二十节改供乘客用的煤车,都挤满了乘客,最后是六节装满煤的车厢。
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跟着火车跑;另外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在近达林敦的路上有一个大斜坡,史蒂芬孙决定在这个地方试验火车头的速度;他放出警号清除道路,加快行进,速度迭每小时15英里(24千米),……车上共有450个乘客,列车载重共90吨。
——周一良、昊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袁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创立。
材料三 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殖,同生存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在这些纺织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二又二分之一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年到1835年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材料四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这决不是欧美所能及的。欧美为什么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早期交通工具的特点(4分)及交通工具变革的影响。(6分)
(2)人们普遍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结合材料二分析上述观点。(6分)
(3)从材料三、四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和孙中山对工业革命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状况有何共识?(2分)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张有何不同?(6分)
(4)为了改变贫富严重不平等的状况,孙中山先后进行了怎样的探索?(4分)请简要评价孙中山的探索活动。(4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