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一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4,0)、(0,3),则坐标原点O到线段AB的距离为
- A.2
- B.2.4
- C.5
- D.6
B
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AB的长,然后利用面积相等的方法求得原点到线段AB的距离.
解答:在坐标系中,OA=4,OB=3,
∴由勾股定理得:AB===5,
设点O到线段AB的距离为h,
∵S△ABO=OA•OB=AB•h,
∴3×4=5h,
解得h=2.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利用面积相等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高是长采用的方法.
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AB的长,然后利用面积相等的方法求得原点到线段AB的距离.
解答:在坐标系中,OA=4,OB=3,
∴由勾股定理得:AB===5,
设点O到线段AB的距离为h,
∵S△ABO=OA•OB=AB•h,
∴3×4=5h,
解得h=2.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利用面积相等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高是长采用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暑假期间,王明到承德雾灵山风景区--景区主峰为燕山最高峰(海拔达1834米),位于承德市兴隆县境内旅游.导游介绍山区气温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提醒大家上山要多带一件衣服,王明从旅馆中得到一份残缺的雾灵山地区海拔和气温数据表(温差不超过2℃),数据如下:
(1)以海拔高度为x轴,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在下列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连线;
(2)观察(1)中所画出的图象,猜想y与x之间函数关系,求出所猜想的函数关系表达式,并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验证你的猜想;
(3)如果气温低于20℃就需要穿外套,请问王明需不需要携带外套上山?
海拔高度x(米)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 |
气温y(℃) | 29.2 | 28.6 | 28.0 | 27.4 | 26.8 | … |
(2)观察(1)中所画出的图象,猜想y与x之间函数关系,求出所猜想的函数关系表达式,并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验证你的猜想;
(3)如果气温低于20℃就需要穿外套,请问王明需不需要携带外套上山?
在一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4,0)、(0,3),则坐标原点O到线段AB的距离为( )
A、2 | B、2.4 | C、5 | D、6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从原点O出发,每次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或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1)实验操作: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P从点O出发,平移1次后,2次后,3次后可能到达的点,并把相应点的坐标填写在表格中:
(2)观察发现:
任一次平移,点P可能到达的点在我们学过的一种函数的图象上,如:平移1次后在函数 的图象上;平移2次后在函数 的图象上…由此我们知道,平移n次后在函数 的图象上.(请填写相应的解析式)
(3)探索运用:
点P从点O出发经过n次平移后,到达直线y=x上的点Q,且平移的路径长不小于50,不超过56,求点Q的坐标.
(1)实验操作: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P从点O出发,平移1次后,2次后,3次后可能到达的点,并把相应点的坐标填写在表格中:
P从点O出发平移次数 | 可能到达的点的坐标 |
1次 | (0,2),(1,0) |
2次 | |
3次 |
任一次平移,点P可能到达的点在我们学过的一种函数的图象上,如:平移1次后在函数
(3)探索运用:
点P从点O出发经过n次平移后,到达直线y=x上的点Q,且平移的路径长不小于50,不超过56,求点Q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