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图示,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⑦→①→③→②→⑤→④→⑥(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2)上述图②操作有误,请改正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
(3)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肌对照,其变量是二氧化碳;步骤⑥中,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进行步骤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5)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6)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M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含量(请答出两条).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3)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解答 解:(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操作步骤是⑦暗处理一昼夜→①设置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③取下叶片→②酒精脱色→⑤滴加碘液→④清水冲洗→⑥观察叶色变化.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⑦→①→③→②→⑤→④→⑥.
(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酒精脱色时要隔水加热.所以图②操作有误,改正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
(3)A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A装置有二氧化碳;B装置中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B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所以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肌对照,其变量是二氧化碳.
步骤⑥中,a银边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A叶片的b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B叶片的b,由于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因此进行步骤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6)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内通风;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间作套种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1)⑦→①→③→②→⑤→④→⑥;
(2)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
(3)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淀粉;
(5)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6)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含量(或合理密植,或间作套种等)(只要答出2条且合理即可得分).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A. | 偏大 | B. | 偏小 | C. | 相等 | D. | 不确定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剌激 ④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 | ①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④ |
A. | 细胞膜 | B. | 叶绿体 | C. | 线粒体 | D. | 细胞核 |
A. | 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 |
B. | 呼吸作用是所有动植物的共同特征 | |
C. | 光合作用在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 |
D. |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生命活动 |
①变态发育 ②经过蛹期 ③体内受精 ④有性生殖.
A. | ①②④ | B. | ①②③ | C. | ②③④ | D. | 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