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92/d0c9a66a.png)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需要补充
分解者
分解者
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2)这个食物网由
4
4
条食物链构成.(3)对猫头鹰而言,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是
绿色植物→鼠→鹰
绿色植物→鼠→鹰
.(4)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鹰
鹰
.(5)生物为了获取能量而捕食其他生物形成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能量在食物链中以
有机物
有机物
的形式流动,蛇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是来源于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
进行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作用.(6)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
草原生态系统较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
草原生态系统较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
.分析:回答此题关键是要明确以下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二食物链的概念和数法;三生态平衡的概念;四生物富集现象等.
解答: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捕食关系而构成的.食物链的数法是: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也就是说再往后没有箭头了为止),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注意最高消费者不一定是一个).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题中的食物链有:1.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鹰;2.绿色植物→鼠→鹰;3.绿色植物→鼠→蛇→鹰;4.绿色植物→兔子→蛇→鹰;共4条食物链.
(3)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通过物质和能量,因此生产者即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生物部分;
(4)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其浓度也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鹰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其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应该是最高.
(5)生物为了获取能量而捕食其他生物形成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能量在食物链中以 有机物的形式流动,蛇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是来源于 绿色植物进行的 光合作用
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离不开阳光.
(6)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 草原生态系统较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
故答案为:(1)分解者;非生物因素
(2)4
(3)绿色植物→鼠→鹰
(4)鹰
(5)有机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6)草原生态系统较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其它合理答案)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捕食关系而构成的.食物链的数法是: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也就是说再往后没有箭头了为止),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注意最高消费者不一定是一个).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题中的食物链有:1.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鹰;2.绿色植物→鼠→鹰;3.绿色植物→鼠→蛇→鹰;4.绿色植物→兔子→蛇→鹰;共4条食物链.
(3)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通过物质和能量,因此生产者即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生物部分;
(4)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其浓度也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鹰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其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应该是最高.
(5)生物为了获取能量而捕食其他生物形成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能量在食物链中以 有机物的形式流动,蛇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是来源于 绿色植物进行的 光合作用
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离不开阳光.
(6)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 草原生态系统较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
故答案为:(1)分解者;非生物因素
(2)4
(3)绿色植物→鼠→鹰
(4)鹰
(5)有机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6)草原生态系统较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其它合理答案)
点评: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