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如图,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小华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3)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请根据小华的探究过程判断下列小题:
【1】小华作出的假设可能为:鼠妇不会选择阴暗的环境。(________)
【2】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过程中,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样做的目的是设计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________)
【3】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l只鼠妇也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放回大自然。(________)
【答案】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1】假设是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根据小华的探究过程阴暗环境中的鼠妇多,小华可作出的假设可能为:鼠妇不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故说法正确。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实验中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体现了探究实验中实验变量的唯一原则,故说法正确。
【3】实验时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故说法错误。
【4】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故说法正确。
通过解答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