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1)蟹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水稻细胞和蟹的肌肉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前者有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______,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
(5)请写出该人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______.
(6)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农业的目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光和作用的原理.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农业的目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光合作用的原理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1)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持和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足和触角也分节,在节肢动物中,只有昆虫才有翅会飞,而其它的则没有翅膀,如蜘蛛等.
(2)水稻细胞和蟹的肌肉细胞的相同点是:其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不同的是,肌肉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和液泡的.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判断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是否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缺一不可.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细菌、真菌等生物作为分解者.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成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如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是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螃蟹吃稻谷虫等多种害虫,病虫害减少了,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因此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
(5)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能量和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根据题意可得: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6)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如放养的螃蟹过多,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产效率下降,甚至减产.
故答案为:
(1)体表有外骨骼(或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等)
(2)细胞壁(或液泡、叶绿体等)
(3)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只答细菌、真菌或分解者亦可)
(4)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
(5)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6)自动调节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1)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2)研究上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是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都有一定限度
都有一定限度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
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

(5)我们吃的大米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与水稻所进行的
光合
光合
作用积累的.
(6)请写出该人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2012?三元区质检)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1)蟹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外骨骼(或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等)
体表有外骨骼(或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等)
(写出一点即可).
(2)水稻细胞和蟹的肌肉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前者有
细胞壁(或液泡、叶绿体等)
细胞壁(或液泡、叶绿体等)
(写出一点即可).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
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

(5)请写出该人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6)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