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组别 | A试管 | B试管 |
馒头处理 | 馒头碎屑 | 馒头碎屑 |
加入液体 | 清水 | 唾液 |
是否搅拌 | 搅拌 | 搅拌 |
实验环境 | 37℃ | ① |
实验时间 | 15分钟 | 15分钟 |
实验结果 | 变蓝色 | ②(1)完善方案:① 37℃(或37摄氏度) 37℃(或37摄氏度) .(2)实验结果:两支试管滴加碘液后,② 不变蓝色 不变蓝色 .(3)得出结论: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
分析:通过分析表格中的相关信息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A试管与B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解答:解:A试管与B试管,是以加入的物质是否含有唾液(或唾液淀粉酶)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A试管不加唾液,作为对照组,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A试管与B试管作为对照实验,除了是否含有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外,其它量必须一致,所以①应为37℃(或37摄氏度). (2)A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没有被消化,所以遇碘变蓝;B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3)通过实验过程和现象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故答案为:(1)37℃(或37摄氏度) (2)不变蓝色 (3)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点评:找出实验中的变量和以该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是做好该类试题的关键.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