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事例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金龟子受惊扰时就缩起足假死不动
B. 蚂蚁成群结队地将食物搬回蚁巢
C.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尾
D. 小猩猩跟着大猩猩摇晃树枝,让枝头的果实掉落地上便于取食
【答案】D
【解析】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金龟子受惊扰时就缩起足假死不动、蚂蚁成群结队地将食物搬回蚁巢、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尾,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C不符合题意;小猩猩跟着大猩猩摇晃树枝,让枝头的果实掉落地上便于取食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
【题目】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才容易下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组别 | 1 | 2 | 3 | 4 | 5 |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 适量馒头碎屑 | 适量馒头碎屑 | 适量馒头块 | ① | 适量馒头碎屑 |
唾液或清水 | 2 mL唾液 | 2 mL清水 | 2 mL唾液 | 2 mL唾液 | ② |
温度 | 37 ℃ | 0 ℃ | 100 ℃ | ||
加入碘液 | 每支试管2 滴 |
(注: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淀粉。)
(1)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___________号试管。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1号和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若要利用1号和4号、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是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有影响,请对上表实验方案中的①②两处进行补充完善: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5号试管都呈现蓝色,比较这三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模拟实验中,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试管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处理方法 | 加入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搅拌。 | 加入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搅拌。 | 加入块状馒头、2毫升唾液、搅拌(不搅碎馒头块)。 | 加入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不搅拌。 |
(1)该实验最后应将将这四支试管都放入______℃的温水中,10分种后取出,各滴加两滴碘液,摇匀。
(2)这四支试管最后完全不呈现出蓝色的是_______号试管,原因是该管内的淀粉已经被唾液中的__________全部分解成了__________。
(3)②号试管与______号试管的对照说明消化淀粉需要牙齿的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