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保护鱼类资源 ( )
A. 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 B. 不使用小鱼最小网眼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C. 捕捞产卵期的亲鱼和肥育期的幼鱼 D. 不在禁渔期内捕捞
【答案】C
【解析】虽然我国有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但现在和以前相比较,鱼类资源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所以我国已在1986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其中规定了“不得在禁渔区和禁渔期内进行捕捞,不得使用禁用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规定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这些措施可比较有效地保护产卵期间的亲鱼和肥育期间的幼苗,还规定了“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将渔业发展的重心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上。故C项不利于保护鱼类资源。
【题目】某学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对“某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采集新鲜的菹(zū)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
②在离60W的白织灯水平距离为10cm、20cm、30cm处,分别安放3个容器(如图所示),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
灯源与容器的距离cm | 10 | 20 | 30 |
光照强度/lx | 435 | 375 | 280 |
新鲜菹草叶片上浮数量 | 10 | 5 | 1 |
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装置中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除了“加入等量的清水”,实验中还有哪些操作遵循了控制单一变量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同学们发现部分叶片表面有气泡冒出且有上浮现象,请你推测此气体为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远近与叶片上浮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题目】橘小实蝇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危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常使果实未熟先黄脱落,被世界各国列为水果的“头号杀手”。
(1)橘小实蝇是一种昆虫,其一生经历卵、______________、蛹、成虫四个阶段,发育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橘小实蝇的蛹有白色和褐色的,称为一对______________;图1为白色和褐色蛹羽化成为成虫后的杂交过程示意图,已知褐色为显性性状,用A基因表示,则子代褐蛹个体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
(3)橘小实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由5对常染色体和1对______________组成,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图2中的______________为雌性。
(4)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的载体,已知控制蛹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褐色基因由常染色体移动到Y染色体上,可以判断其后代所有______________性的蛹均为褐色。
(5)挑选上述褐色的蛹,用射线在羽化前1天(Ⅰ)、2天(Ⅱ)、3天(Ⅲ)时分别进行处理,羽化后与普通成虫杂交,记录所产卵的孵化率,结果如下表。
交配类型 | 所产卵的孵化率(%) |
Ⅰ×普通 | 0.4 |
Ⅱ×普通 | 0.28 |
Ⅲ×普通 | 0.12 |
普通雌×普通雄 | 89.67 |
根据上表,射线处理过的蛹羽化后和普通成虫杂交,所产卵的孵化率______________,可以控制该昆虫的数量。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生物防治橘小实蝇的方法?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