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扬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名胜古迹名扬四海,城市建设发展很快,正逐步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然而,白蚁的危害却触目惊心,并呈上升趋势。

  据调查,扬州名胜古迹百分之百遭受白蚁危害。诸如闻名全国、具有独特古建筑风格造型的瘦西湖五亭桥、蜀岗峰上的观音山,旌忠寺的大雄宝殿,我国伊斯兰教四大名寺之一的扬州仙鹤寺,梅花岭的史公祠,以及富有江南园林特色的何园和以竹山闻名、山林风格独特的个园等,均遭受白蚁的严重危害。市区的工厂、商店、医院、学校、机关和居民住宅的蚁害也相当严重。市区旧房包括解放后陆续建造的房屋,不同程度遭受损害基本都达80%以上,严重危及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白蚁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的事时有发生。

  但是,现在人们往往认为只有旧房才有蚁害或白蚁只危害木质结构,这是一种陈旧的、片面的观点。白蚁是群栖性害虫,适宜阴暗潮湿,生活在荫蔽的环境中。扬州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宜白蚁的繁殖活动。白蚁分泌的蚁酸,腐蚀性很强,能腐蚀金属和混凝土,具有在钢筋混凝土中“来去自如”的本领,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疏松而失去其坚固性和整体性,危害房屋的安全。

  由于白蚁危害,图书馆内的书籍被白蚁蛀食,有的银行账册、报表等也遭蚁害,有的工程图纸、气象资料、家具、木材、棉絮、布匹等各种资源深受其害。仅扬州市区每年因蚁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500多万元。据国家建设部对23个城市的调查,由于蚁害每年损失多达10亿元。

  既然如此,为何白蚁危害竟会发展这样严重,并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

  1.许多人对白蚁危害缺乏高度重视,新建房屋施工时不愿搞白蚁预防,怕增加建房成本,能拖就拖,待发现白蚁再治时,蚁害已蔓延了。

  2.现代建筑室内装修普及,环境条件适宜,为白蚁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延长了白蚁的破坏时间,每到严寒,白蚁躲入地下1米左右过冬,不食不动。现在许多居室安装空调,使白蚁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温暖如春的环境中,取食繁殖,永不停息地进行破坏活动。

  3.建筑物结构的严密性,增加了防治的难度。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增多,尤其是大量混凝土地坪的采用,给白蚁提供了更加隐蔽的生存场所,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即使发现防治时,钢混结构的严密性阻碍了施药的渗透,增加了灭治的难度,难以从根本上消灭白蚁。

  4.建筑设计没有考虑预防白蚁,造成房屋基础地面和墙体之间存在许多有利于白蚁活动的空隙、裂纹和孔洞,为白蚁提供了生存空间。

  5.建筑施工时,人为地将废旧木料等埋于地下,为白蚁提供了充足的食源,甚至使用带有白蚁的木材,人为地带进了蚁源。

  6.由于生态环境不理想,白蚁的天敌——蝙蝠、蜥蜴、蚂蚁、蜘蛛、青蛙、鸟类等日趋减少。

  (1)白蚁在一起营群体生活,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2)白蚁之间依靠什么来传递信息?

  (3)我们应该怎样防治蚁害呢?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重庆遇罕见蝗灾,古城紧急呼救:5000条蛇,2万只麻雀,Z0万只青蛙。

  由于古老城地势高,一旦撒药就可能污染山脚下村民喝的水,当地农民说:“我们这儿不能用农药,只要有青蛙和蛇就好办,它们对付蝗虫可管用。可现在青蛙和蛇都让人们吃光了”。有人说:“不要看20万只青蛙听上去吓人,其实全国各家餐馆来支援我们,我看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1)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随意捕杀某种动物吗?为什么?

  (2)写出与此有关的食物链。

  (3)进行一下市场调查,目前有多少人还在进行青蛙和蛇的买卖,有没有什么办法制止这种行为?从上述资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4)链接:蝗灾的相关知识

我国历史上的蝗灾与防治

  近2700多年来,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前707年。唐、宋时期平均2至3年发生一次,明、清和民国时期几乎连年发生。1929年,全国11个省的168个县遭受蝗灾,损失上亿元。当时江苏下蜀镇的蝗群将铁轨覆盖,致使火车无法通行。旧中国每次蝗灾的爆发,常造成“飞蝗蔽天、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饥荒四起”,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蝗灾是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古代落后的科技水平难以根治蝗灾,人们只好求神灵保佑。而今天,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我国已大面积动用飞机灭蝗,并实施了一定的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杜绝了蝗虫起飞成灾。

  从以前的人海战术,到今天地面、空中联合防治,人类灭蝗的技术水平在提高。史书中记载的景象再也不会出现了。然而,在取得了年年控制蝗虫不起飞成果的同时,化学防治也给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带来污染。每年,黄淮海地区为防治蝗虫,都要喷洒上千吨高效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在杀死蝗虫同时,也会杀死其他昆虫,包括蝗虫的天敌及一些益虫。这对施药区域来说无异于一场生态破坏。由于蝗虫的孵化期很长且时间不太一致,当针对一些成虫而喷洒农药时,另外一些蝗虫还在卵

  中无法杀灭。蝗虫天敌的大量减少,必然使蝗虫丧失自然控制因素,种群数量很快恢复。此外,蝗区多是人烟罕至的荒滩荒地,当我们有条件开垦这些土地的时候,残余的农药成分还可能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喷洒农药虽然控制了蝗灾,但造成了后遗症,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了解相关资料,看看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什么办法治蝗?有没有更好的治蝗方法?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