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七年级探究性学习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示,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2)上述图②操作有误,请改正:________ .
(3)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________;步骤⑥中,A叶片的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4)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淸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5)天竺葵叶片受到阳光照射而生长,一昼夜后测定A装置中天竺葵体内有机物积累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
(6)实验小组继续对A装置中的这株天竺葵进行探究,选取该株天竺葵上甲乙丙丁大小重量相同的叶片,作如下处理(凡士林有透光不透气的作用),将其置于光下,几小时后,叶片内有机物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 .
甲 | 乙 | 丙 | 丁 | |
涂凡士林的部位 | 上表皮 | 下表皮 | 上下表皮 | 不涂 |
(7)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请结合光合作用的原理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_____(请答出两条).
【答案】 ⑦→①→③→②→⑤→④→⑥ 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B 丁→甲→乙→丙 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含量
【解析】(1)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⑦暗处理→①部分遮光后光照→③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②酒精脱色→④漂洗→⑤滴加碘液检验→⑥冲掉碘液,观察叶色。①部分遮光后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②步骤5和步骤6酒精脱色和漂洗加碘,碘遇淀粉变蓝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2)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酒精是易燃物质,直接加热会引起燃烧发生火灾,应隔水加热。上述图②操作有误,请改正: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
(3)A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B装置中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A、B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步骤⑥中,A叶片的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5)植物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不大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正午之前有机物的积累量不变或变化不大,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有机物开始积累,到下午2时左右光合强度达到最大,有机物量达到最多,后光照减弱,光合强度降低,有机物量开始减少,观察图示,B符合题意。
(6)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由题意可知,丁叶片没处理,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出去的最多,不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机物含量最多;甲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乙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较小,甲比乙含有的有机物较多一些;丙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影响了光合作用,丙含有的有机物最少。几小时后,叶片内有机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丁→甲→乙→丙。
(7)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是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或光照强度的提高,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能够促进光合作用。因此,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请结合光合作用的原理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