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下面曲线图(2)表示:

(1)曲线Ⅰ代表
C、D
C、D
组装置的质量变化,原因是
C枝条气孔被凡士林封闭,D枝条去掉叶片,二者都无法进行蒸腾作用
C枝条气孔被凡士林封闭,D枝条去掉叶片,二者都无法进行蒸腾作用

(2)曲线Ⅱ代表
B
B
组装置的质量变化,理由是
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下表皮气孔封闭,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上表皮气孔未封闭仍能进行蒸腾作用,散失部分水分
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下表皮气孔封闭,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上表皮气孔未封闭仍能进行蒸腾作用,散失部分水分
(3)曲线Ⅲ代表
A
A
组装置的质量变化,原因是
叶片未作处理,上、下表皮的气孔未封,蒸腾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较多
叶片未作处理,上、下表皮的气孔未封,蒸腾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较多

(4)由上述实验结果得出①
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②
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
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

(5)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目的是
防止水分蒸发
防止水分蒸发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和气孔的作用.
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
(1)C枝条气孔被凡士林封闭后,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窗口和水分散失的门户都被关闭.光合蒸腾作用过程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都无法通过叶片进行.因此和开始一样没有发生什么变化.(2)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下表皮气孔封闭,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上表皮气孔未封闭仍能进行蒸腾作用,由于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因此散失水分相对少一些.(3)曲线Ⅲ代表A装置的变化,因为叶片未作处理蒸腾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较多,因此质量下降较快.(4)此实验证明了叶片和气孔在蒸腾作用过程中的重要性.(5)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使水分与空气的无法接触,可以减少减少水分的蒸发,排除了水蒸发到空气中的可能性.
故答案为:(1)C、D;C枝条气孔被凡士林封闭,D枝条去掉叶片,二者都无法进行蒸腾作用(2)B;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下表皮气孔封闭,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上表皮气孔未封闭仍能进行蒸腾作用,散失部分水分(3)A;叶片未作处理,上、下表皮的气孔未封,蒸腾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较多(4)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5)防止水分蒸发
点评:对蒸腾作用的概念的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要学会对知识的运用和延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