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弱光;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乔木.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碳元素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分析 对植物和活动能力比较弱的动物,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图中 ①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②表示多年生草本植物,③表示灌木;决定种群密度最直接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答 解:(1)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则物种①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说明物种②能耐受较弱光照;c点后,灌木的种群密度减少,说明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是乔木.
(2)该地区经过治理,增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同时增加的植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更多的碳元素(CO2),增加了农林产品的产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故答案为:(1)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乔木
(2)碳元素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