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表示某校生物课题兴趣小组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探究实验时使用的装置.请分析后回答:

(1)若A为黑色塑料袋,且C处阀门关闭.这样密封植株一昼夜后,将玻璃导管的B端插入装置丙中的石灰水中,再将阀门打开,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若将乙装置放到阳光下,兴趣小组的同学会看到试管中会出现小气泡,当气体超过试管l/2时,取出试管进行实验.若该气体能使
 
,可以得出
 
的结论.
(3)若A为无色透明且干燥的塑料袋,将装置甲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的内壁附有许多小水珠.小水珠是叶的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结而成.
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专题: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把储存的有机物里面的能量释放出来.(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气体.(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丙装置是验证植物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据此解答、
解答:解:(1)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黑色塑料袋不透光,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若A为黑色塑料袋,且C处阀门关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一昼夜后,将玻璃导管的B端插入装置丙中的石灰水中,再将阀门打开,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若将乙装置放到阳光下,兴趣小组的同学会看到试管中会出现小气泡,当气体超过试管l/2时,取出试管进行实验.若该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蜡烛复燃,可以得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的结论.
(3)在实验过程中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因此,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作用.
故答案为:(1)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2)快要熄灭的蜡烛复燃;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3)蒸腾.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对照性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这些常识都要记牢,在一些探究实验中会用到.
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
绔嬪嵆涓嬭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石刻上已有所记载.冬小麦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们喜爱.让我们跟随东营市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体验一下冬小麦的种植过程.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
 
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小麦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和胚轴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4)来年开春麦苗返青后,为了促进麦苗快速生长,通常追施一次以含
 
的无机盐为主的肥料,以免造成苗小,分孽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
(5)5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是冬小麦生长需水最关键时期,水分主要通过小麦根尖的
 
吸收.
(6)小麦抽穗后3一5天开花、传粉,小麦靠风力进行自花传粉,此时如果出现大风天气,容易使花粉流失,影响授粉而降低结实率.请用曲线和箭头在如图所示花的模式图中表示出小麦的传粉过程.
(7)干旱影响麦穗发育,降低冬小麦的产量.现在,科学家试图把燕麦的抗旱基因转移到冬小麦中,以培育抗旱型冬小麦品种,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8)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重要作用.其反应式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