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____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分析研究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对照组是____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实验结论是___。
(4)该实验能否证明“唾液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_______。(填能或不能)
【答案】唾液(或唾液淀粉酶) 2 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1 变蓝(色)(或:部分变蓝) 2毫升唾液 1 变蓝(色) 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不能
【解析】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组和实验组只能存在单一变量,这一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环境条件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1)1号试管与2号试管馒头形态、温度环境都相同,不同的是加入的物质,1号试管是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2号试管是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其变量是唾液。结果1号不变蓝,2号变蓝。因为通过该实验不能知道被分解成什么了,只知道不变蓝,因此没有淀粉了,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2)3号试管与1号试管的变量是馒头形态,馒头碎屑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作用,二者构成对照实验。3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接触馒头块的一部分,不能消化全部的淀粉,遇碘会变蓝。
(3)4号试管与1号试管的温度环境不同,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因此加入的物质也是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消化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消化作用才能发挥最好;由于4号试管所处的温度较低,影响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淀粉没有发生变化,遇碘变蓝。实验结论是: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4)该实验只能证明唾液将淀粉分解了,而不能证明唾液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题目】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雾霾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石化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渐增加.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1)从上述材料看出,“雾霾”对人体的_____系统影响严重,因生物之间可通过生物富集现象,仍可进入人体,危害人类.
(2)人体的呼吸道对空气有一定的处理作用,能够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变得清洁的是_____
①黏液 ②鼻毛 ③鼻粘膜内毛细血管 ④纤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泰安市某中学的同学在火车站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PM2.5(微克/立方米) | ||||
组别 | 清晨 | 上班时段 | 中午 | 下班时段 |
车流量最少 | 车流量大 | 车流量小 | 车流量最少 | |
第1组 | 19 | 89 | 43 | 97 |
第2组 | 22 | 83 | 38 | 98 |
第3组 | 20 | 86 | 41 | 99 |
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取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
(5)根据下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