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把荒漠植物的抗旱基因导入到苜蓿中,培育出抗旱耐盐碱的苜蓿新品种,进而成功地改良了大面积的盐荒地。
资料二: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的抗寒能力较差,在高纬高寒地区种植难以存活。研究人员将不抗寒苜蓿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再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一个抗寒苜蓿新品种。
资料三:苜蓿花的颜色由一对基因T、t控制,下表是关于苜蓿花色的两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组号 | 亲本的性状 | 子代的性状和植株数目 | |
紫花 | 白花 | ||
① | 紫花×紫花 | 301 | 101 |
② | 白花×白花 | 0 | 268 |
(1)资料一中抗旱耐盐碱的苜蓿新品种的培育运用了_______技术。
(2)资料二中不抗寒苜蓿搭载卫星而产生的抗寒变异属于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3)苜蓿成功改良大面积盐荒地的事实,反映了生物能够________环境。
(4)资料三中,苜蓿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结果分析,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5)第①组实验中的子代紫花苜蓿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答案】转基因 可遗传 影响 紫花 TT或Tt
【解析】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1)科学家把荒漠植物的抗旱基因导入到苜蓿中,培育出抗旱耐盐碱的苜蓿新品种,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
(2)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不抗寒苜蓿搭载卫星而产生的抗寒变异是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变异。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可影响环境。苜蓿成功改良大面积盐荒地的事实,反映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4)表格中第1组,亲代都是紫花,子代出现了白花,表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①组判断显性性状是紫花。
(5)第①组中,亲代都是紫花,后代出现了白花,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都是T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后代紫花的基因是TT或Tt。
【题目】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某家族该性状的表现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
家族成员 | 祖父 | 祖母 | 父亲 | 母亲 | 儿子 |
性状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A. 祖父和祖母的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B. 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C. 儿子的基因组成可以确定
D. 父母亲的第二个孩子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几率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