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9?滨州)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④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4号试管中不搅拌;
(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
请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并回答:
(1)以上四支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的量都应当
相同
相同

(2)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①、④
①、④
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3)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
唾液
唾液
的作用.
(4)将①和②两个试管放在相当于人体体温
37
37
℃的温水中保持约5分钟,然后同时取出两个试管冷却.再分别往冷却后的两个试管里各滴入2滴碘液并摇匀,这时可以看到试管内颜色的变化:①号试管内
不变蓝
不变蓝
,原因是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了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了
;②号试管内
变蓝色
变蓝色
,原因是
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试管中含有淀粉
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试管中含有淀粉

(5)以上②③④三种处理中,哪种处理不妥,请回答并纠正:
第③种处理不当,把“不搅拌”变成充分搅拌
第③种处理不当,把“不搅拌”变成充分搅拌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设置,要注意只能有一个变量,即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解答:解:(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变量是唯一的.因此以上四支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的量都应当相同. 
(2)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在该实验中对馒头碎屑与唾液是否搅拌为唯一变量,故选①、④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3)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唯一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4)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高温、低温都会抑制酶的活性,因此将①和②两个试管放在相当于人体体温37℃的温水中保持约5分钟,然后同时取出两个试管冷却.再分别往冷却后的两个试管里各滴入2滴碘液并摇匀,这时可以看到试管内颜色的变化:①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②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5)由题干可知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而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而①、③有两个变量(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充分搅拌与不搅拌)不是对照实验.因此以上②③④三种处理中,第③种处理不当,把“不搅拌”变成充分搅拌;这样就形成了以馒头块与馒头碎屑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牙齿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相同   
(2)①、④
(3)唾液    
(4)37; 不变蓝;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了;变蓝色;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试管中含有淀粉
(5)第③种处理不当,把“不搅拌”变成充分搅拌
点评: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探究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变量的控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9?滨州)下面是某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根据调查结果回答:
形状类型 父亲 母亲 女儿
眼睑的形状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有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舌头能否卷曲 能卷曲 能卷曲 能卷曲(1)调查表中涉及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性状
性状
,决定这些特征的最小单位称为
基因
基因

(2)表中显示父母双眼皮,女儿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变异
变异
;父母的舌头能卷曲,女儿的舌头也能卷曲,此现象称为
遗传
遗传

(3)假如双眼皮基因是A,则父亲、女儿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Aa、aa
Aa、a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