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表是小波同学有关“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1)在这个实验中,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2号试管起 作用。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了 。
(3)“充分搅拌”是模拟口腔中 的作用。(填“牙齿”或“舌”)
(4)温度为 ℃左右时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试管 | 实验材料 | 处理方法 | 实验现象 |
1 | 淀粉糊﹢2ml唾液 | 充分搅拌后,放在37℃的温水中, 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 不变蓝 |
2 | 淀粉糊﹢2ml清水 | 充分搅拌后,放在37℃的温水中, 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 ? |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了 。
(3)“充分搅拌”是模拟口腔中 的作用。(填“牙齿”或“舌”)
(4)温度为 ℃左右时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1)变蓝 对照 (2)麦芽糖 (3)舌
(4)37
(4)37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波同学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
解答:解:(1)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2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在1号试管与2号试管形成的对照实验中,2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1号试管中含有唾液,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3)在实验中,对淀粉糊和唾液充分搅拌,是模拟口腔中舌的作用,目的是使唾液与淀粉充分混合,增加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利用淀粉的消化.
(4)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与人的体温相近,即37℃左右.
故答案为:(1)变蓝色;对照
(2)麦芽糖
(3)舌
(4)37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小波同学充分做到了这一点.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