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C.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D. 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答案】C
【解析】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试管中清
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变蓝色、②③变蓝色,A错误;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①与③对照,唯一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B错误;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正确;②与③有两个变量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因此②③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
【题目】幼苗得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的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种植深度 | 6cm | 11cm | 18cm | 25cm |
出土幼苗数量 | 29棵 | 30棵 | 26棵 | 20棵 |
未出土幼苗生长情况 | 1棵种子未萌发 | / | 幼苗略有萎缩现象 | 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 |
幼苗叶子大小 | 较大 | 较小 | 只有痕迹 | 只有痕迹 |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cm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 , 根本原因是 .
(2)第15天,取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含量,则组的有机物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