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一)预习思考:
如表所示是用两种不同方案验证细菌对动物遗体的分解作用的实验,比较这两种不同 方案的实验.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
实验组别 |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实验材料 | 鲜猪肉100克 | 鲜猪肉100克 | 鲜猪肉100克 | 鲜猪肉100克 |
实验前处理 | 灭菌 | 灭菌 | 灭菌 | 不灭菌 |
实验过程 | 放在无菌条件下,室温 | 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室温 | 放在无菌条件下,室温 | 放在无菌条件下,室温 |
实验时间 | 72小时 | 72小时 | 72小时 | 72小时 |
实验结果 | 不腐败 | 腐败 | 不腐败 | 腐败 |
(二)设问解疑:
(1)向:在方案一中,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是哪个组?
答:实验组是 _____ 组,对照组是 _____ 组。
(2)问: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答: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 _____ ,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 _____。
(三)简结转新:
(3)在方案一中,B组的鲜猪肉腐败了,而A组的猪肉不腐败,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 _____。
【答案】B A 是否接种 是否灭菌 细菌对动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
【解析】
本题以研究细菌对动物遗体的分解作用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对实验预期结果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1)方案一:A组和B组实验前都进行了灭菌处理,然后A组不接种,B组接种,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方案一实验组是B组;对照组是A组。
(2)方案一,A组和B组实验前都进行了灭菌处理,然后A组不接种,B组接种,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方案一的变量是否接种;方案二,C组进行了灭菌处理,D组没有进行灭菌处理,其他条件均相同,因此变量是是否灭菌。
(3)在方案一中,B组进行了接种,有细菌存在,而A组没有进行接种,没有细菌存在;B组的鲜猪肉腐败了,而A组的猪肉不腐败,说明细菌对动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题目】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相同障碍,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如下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动物名称 | “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 |
A组 | 小鸡 | 24次 |
B组 | 小鸭 | 26次 |
C组 | 小乌龟 | 65次 |
D组 | 小狗 | 5次 |
(1)动物的“绕道取食”,按行为获得途径来分,是一种_____行为。
(2)小狗吃骨头按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是一种______行为。
(3)从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对象中哪种动物最高等?_____。
(4)若将实验对象中的小鸡换成大公鸡,则“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______(“增多”或“减少”)。
(5)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