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实验室有如图一些镜头,下列哪一项目镜与物镜组合能使显微镜视野最亮?( )
A、5×和4× | B、16×和40× | C、4×和10× | D、5×和40× |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专题:
分析: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有螺纹;目镜安放在镜筒上,没有螺纹.因此10×、4×、40×是物镜,12.5×、16×、5×是目镜.目镜与物镜的乘积是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放大的倍数小,视野的亮度大.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因而要想看到显微镜视野最亮,即最小目镜和物镜组合.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则图中的4×放大倍数最小;目镜倍数越低,镜头越长,则图中的5×放大倍数最小.故5×和4×组合才能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故选: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因而要想看到显微镜视野最亮,即最小目镜和物镜组合.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则图中的4×放大倍数最小;目镜倍数越低,镜头越长,则图中的5×放大倍数最小.故5×和4×组合才能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故选:A.
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一、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区分方法;二、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 C、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 D、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 B、淡水生态系统 | C、生物圈 | D、草原生态系统 |
使用显微镜时,若要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需要调节( )
A、转换器 | B、光圈 | C、反光镜 | D、遮光器 |
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清晰、柔和,调换至高倍物镜下观察时,除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操作分别是( )
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 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 | 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 D、用凹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 B、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 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A、目镜15×、物镜4× | B、目镜10×、物镜4× | C、目镜10×、物镜10× | D、目镜15×、物镜10× |
通过操作实现了从甲到乙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视野变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 B、从甲到乙要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 C、乙内由于操作不当产生了气泡,轻压盖玻片该气泡移动不变形 | D、观察到物像后移到另一位同学面前却看不到物像的原因是反光镜没有朝向光源,视野内黑暗 |
绘制生物图时,图中明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
A、用铅笔以直线的疏密表示 | B、用铅笔以横线的疏密表示 | C、用铅笔以细点的疏密表示 | D、用铅笔以阴影的疏密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