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7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G代表人体内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
(1)A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
(2)进入7的F透过和进入血液;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得的A和F进行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及维持体温。
(3)健康人体内的C液与D液相比,D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某人排出的D液经医院化验发现了许多大分子的蛋白质,说明他肾脏的[]部位发生了病变。
(4)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主要是因为[] 的作用。
【答案】
(1)吸收
(2)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3)葡萄糖;3;肾小球
(4)6;肾小管;重吸收
【解析】(1)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因此,A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是吸收。
(2)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入7肺泡的F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进入7的F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得的A和F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及维持体温。
(3)当血液流经3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3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C原尿;当原尿流经6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6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D尿液。因此,)健康人体内的C液与D液相比,D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某人排出的D液经医院化验发现了许多大分子的蛋白质,说明他肾脏的[3]肾小球部位发生了病变。
(4)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主要是因为[6]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所以答案是:(1)吸收;(2)肺泡壁;毛细血管壁;(3)葡萄糖;3;肾小球;(4)6;肾小管;重吸收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
【题目】香蕉营养丰富,是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一种水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的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 甲瓶 | 乙瓶 | ||||||
瓶号 | 1 | 2 | 3 | 总计 | 1 | 2 | 3 | 总计 |
果蝇数量 | 2 | 3 | 5 | 10 | 36 | 35 | 37 | 108 |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