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馒头形态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2mL唾液 | 2mL唾液 |
温度 | 37℃ | 37℃ | 37℃ | 0℃ | 100℃ |
加入试剂 | 碘液 | 碘液 | 碘液 | 碘液 | 碘液 |
现象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变蓝 |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唾液的有无.
(2)1号试管内的液体不变蓝,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温度.
(4)如果要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应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实验.
分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设计了三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和2号试管、1号试管与3号试管、1号试管与4、5号试管.据此解答.
解答 解:(1)1、2号试管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1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变蓝,因为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麦芽糖.
(3)1、4、5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
(4)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就要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中,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因此,以1、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除对馒头块不做处理外,加入唾液后还不能进行搅拌.
故答案为:(1)唾液的有无;
(2)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3)温度;
(4)1;3.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 |
B. | 呼吸道都是以骨或软骨做支架,这有利于气体的顺畅通过 | |
C.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 |
D. |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 |
14.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安放目镜的结构是( )
A. | 镜臂 | B. | 转换器 | C. | 镜座 | D. | 镜筒 |
4.下列关于叶绿体及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体普遍分布在植物体的所有细胞中 | |
B. | 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 | |
C. | 同线粒体一样,叶绿体的内膜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 |
D. | 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 |
11.流程图 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判断,以下流程中错误的是( )
A. | 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 | |
B. | 肺循环血液流动: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 |
C. | 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 |
D. | 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新细胞形成 |
9.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 )
A. | 不含氧气,只含二氧化碳 | B. | 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低 | ||
C. | 不含氧气,二氧化碳含量高 | D. | 氧气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 |